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發生於1688年至1689年間,是英格蘭歷史上一場不流血的政變,旨在解決國王與國會之間的權力爭端以及基督教新教(英格蘭教會)與天主教之間的宗教衝突。這場革命由輝格黨和部分支持新教的托利黨人聯合發起,最終成功推翻了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國王,改由詹姆士之女瑪麗二世與其夫婿威廉三世共同統治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
這場革命的導火線可以追溯到詹姆士二世的宗教政策及其對天主教的偏愛,這引發了英格蘭國會和新教徒的不滿。輝格黨和托利黨人擔心詹姆士二世會將英格蘭變成天主教國家,因此決定聯合起義。1688年11月5日,威廉三世率領由463艘船組成的荷蘭艦隊在英格蘭南部的托貝登陸。詹姆士二世見大勢已去,被迫於12月逃往法國。
1689年4月,英格蘭國會召開會議,正式任命威廉和瑪麗為英格蘭國王和王后。同年6月,蘇格蘭也進行了類似的和解程序,確立了威廉和瑪麗的統治地位。隨後,斯圖亞特王朝的支持者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發起了多次起義,但最終都被鎮壓下去。詹姆士黨的活動則持續到18世紀後期。
光榮革命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1689年權利法案》的簽署,這一法案確認了議會權力高於王室的原則,結束了長達一個世紀的政治爭端,並為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一法案規定了國王不能隨意廢除法律或徵稅,議會必須定期召開,並賦予了英格蘭公民基本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總的來說,光榮革命標誌著英國從專制王權向君主立憲制的轉變,奠定了現代英國政治制度的基礎。這場不流血的革命不僅影響了英國自身的政治發展,也對後來的歐洲和美洲的民主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光榮革命被視為英國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象徵著國會與人民權力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