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戰爭是19世紀中葉歐洲爆發的一場重大軍事衝突,發生在1853年至1856年之間,涉及俄羅斯、奧斯曼土耳其、法國、英國和撒丁尼亞等國。這場戰爭的爆發原因錯綜複雜,牽涉到宗教、地緣政治和利益爭奪等多方面因素。
克里米亞戰爭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對聖地耶路撒冷的爭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掌控著這一地區,而俄羅斯帝國則宣稱擁有保護東正教基督徒的責任。當奧斯曼土耳其加強對東正教徒的壓迫時,俄羅斯感到不滿,並開始介入地中海地區事務。
1853年,爆發了俄土戰爭,當時俄羅斯入侵摩爾達總督區。奧斯曼土耳其為了保衛自己的利益,宣布對俄羅斯宣戰。這一消息引起了歐洲諸國的關注,並在此基礎上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
法國和英國在戰爭初期宣布中立,但當戰爭爆發後,他們加入了反俄陣營,成為奧斯曼土耳其的盟友。這樣的轉變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維護歐洲的權力平衡,防止俄羅斯擴張;二是擔憂俄羅斯勝利可能對英法在地中海地區的勢力產生威脅。
戰爭的一個重要戰場是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1854年,法、英聯軍在塞瓦斯托波爾展開了長達一年的圍攻,最終成功佔領該城。然而,這場戰爭對於參戰各國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包括數量驚人的士兵死傷和戰爭爆發初期的軍備不足。
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以巴黎和約的簽署而結束。這場戰爭的結果對俄羅斯、奧斯曼土耳其、法國和英國等國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爭加速了歐洲國家軍事技術和醫療系統的現代化,同時也揭示了戰爭所帶來的嚴重人道主義問題,推動了國際紅十字會的成立。